敦煌壁画
每看到一次敦煌壁画就被震撼一次,千年来所有的美丽滞留在这里,那些已经成为尘埃的画匠绘制出他们想象中的神佛天使,干涩的洞壁竟然承载了如此绚烂的想象。
北凉洞窟仅有3间,以275窟为代表,特点是浓重西域风格。北魏石窟多数为中心塔柱结构,259窟北壁东侧第一龛的禅定佛嘴角显出的微笑极富东方含蓄,比蒙娜丽莎的笑早了1000多年。254窟“尸毗王割肉贸鸽”和“太子舍身饲虎”壁画是艺术成就最高、最具有代表性的故事画,由于年代久远,颜色已经变黑给人粗纩的感觉。257窟的九色鹿故事是第一副用连环画的形式描绘故事,从此以后的莫高窟的故事画都采用了连环画形式。
西魏时期,受到中原风格影响,佛、菩萨形象修长清瘦,以249、285、288窟为代表。285窟南壁画“五百强盗成佛”不仅绘出了五百强盗和官兵作战的壮观场面,而且还描画了远山近水,鸭子、鸳鸯、鹿、狐狸等宛如一幅情趣盎然的山水画。北周时期,中西结合,雕像上长下短比例失调,290窟佛传故事彩绘共87个情节,采用长卷式连环画形式。
隋朝时期建造洞窟100余个。隋朝洞窟的特色是所有洞窟都有华丽的装饰图案。407窟顶凿井“三兔飞天”,中心为一莲花,三只兔子围绕追逐,每只兔子只画一只耳朵,但是视觉效果却是双耳兔。唐是莫高窟的黄金年代,现存洞窟232个。328窟内塑9身菩萨,其中最美的一身被美国人华尔纳背走,现存于哈佛大学佛格博物馆。172窟龛内南侧的两身飞天和320窟南壁的四身飞天被称为莫高窟最美的飞天。
中晚唐以后,文化艺术渐渐保守封闭,但是人物刻画细腻精到。158窟的卧佛、涅磐经变,长15米的卧佛仿佛假寐般侧卧于佛坛上,简洁、肃穆,宏大而深沉。各国王子举哀,佛的弟子悲痛欲绝,菩萨却表情冷漠,繁杂人物细腻的表情体现了他们的修养和对佛的理解。
回顶部
敦煌建筑
敦煌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其表现形式多样,不仅有实物的建筑群,更有多彩的建筑壁画,系统反映了北魏、隋、唐等十多个朝代的建筑风格。其中月牙泉建筑群既是风景旅游建筑又是生态环境建筑,做到利于治沙维系沙山与清泉的平衡。
该建筑在设计中借鉴了敦煌壁画的建筑形象,用对称的布局,采用回廊环绕、楼阁层出的手法,再现人间仙境。在建筑群体中轴线上布置了三层的月泉阁和两层的听雷轩,整个建筑群由三个相互渗透的空间组成。建筑力示体现唐风,结构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梁架与木构装修构件巧妙结合。建筑物总体效果典雅、古朴,充分体现了西部雄浑、壮美的风格。
回顶部
敦煌彩塑
敦煌彩塑是以莫高窟为中心的敦煌地区约577个洞窟里遗存的佛教艺术品的主要部分,这些施以彩绘的塑像,有30多米高的巨像,也有十几厘米的小像,计3O00余身。虽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岁月,但保存得十分完好。敦煌彩塑的主要形象是各种佛像,如释迦牟尼、弥勒、药师、三世佛及七世佛等;其次为菩萨像,如观音、大势至及供养菩萨;还有弟子、天王、力士和飞天等。
敦煌彩塑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整窟塑像和壁画互相结合,互为一体,互相陪衬,互相补充。佛龛、佛坛上的彩塑与四壁的绘画辉映呼应,相得益彰,既达到了整窟艺术的统一和谐,又衬托出塑像在窟中的主体地位。